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首页 > 玄幻魔法 >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 第204章 不可思议的年轻人

第204章 不可思议的年轻人

目录
田刚笃定,许青山的思路和想法应该有很大可行性,就连他都开始想尝试往许青山的思路方向往下推导了。

而且。

就算许青山在这次弱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上折戟。

这帮老东西也依旧会极其看重他。

毕竟

这种几乎就是自己送上门来的顶级科研人才,他们这帮人可都是见过华罗庚先生,见过陈景润先生的。

而此时他们在许青山的身上,也看到了华罗庚先生的特质。

甚至他的身上还包含了一种年轻人的朝气和灵性,这从许青山的推导步骤和采用的证明思路就可见一二。

或许常人都会觉得数学是枯燥的,是僵硬的,是一成不变的。

可实际上数学最前沿的研究里,在顶级数学家的眼里,却是充满了各种奇伟瑰丽的精彩冒险。

他们能够从一个数学家对于数学工具的运用和对各种算式结合的思路来看出一位数学家的灵性。

当然。

友情提醒:最好不要像拉马努金一样疯狂跳步,不然世人想要证明你的伟大,或许要多等上几十年。

而许青山在灵性这一关。

在田刚看来,无疑是他遇到过最好的学生。

他甚至生了想要把许青山从元培学院要回来数院的心思,让许青山专注地搞数学,他要亲自教导他。

其实田刚从回来京大之后,就慢慢地在开发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发掘出了自己的教学瘾了。

遇到这种天纵之姿的学生,他总觉得自己不指点两句,浑身上下就会有蚂蚁在爬。

许青山下台之后,找了个位置坐,就没有再插嘴了。

而在其他老师和刘若川的有意引导话题下,会议室里又重新讨论了起来。

许青山想要当个隐身人,却发现田刚他们的眼神时不时就飘到自己身上。

等到会议结束。

黄金一代似乎又多了那么几个人有未来回国的意向,并不打算真的留在国外,但也有人意志很坚定,坚定走他的路线。

这些暂且不表。

因为这些已经影响不到这帮老师的心态了。

等到王诗宬宣布会议结束,黄金一代的师兄往外走的时候,许青山也准备往外溜,却被老师们喊住了。

只见王诗宬、田刚、王长平、张继平和宗传明他们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就坐在位置上笑眯眯地看着许青山。

那种表情,似乎想要把许青山吃干抹净一样。

许青山讪笑着想转身。

却发现陈大跃已经把那帮师兄们送出去,还把门关上。

“来,小许,坐,别怕。”

田刚笑着说道。

“别,老师,你们这样我才会怕。”

许青山也是个胆子大的,有啥说啥。

不过说是胆子大,其实也是他有充足的自我认知,他如果刚刚一进门就开始各种怼人,那指定是不太行的。

他敢把张伟怼跑,就是靠着这一手展现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大佬的认可。

信不信要是换一个小杂毛过来。

他连这个教室的门都走不进来。

许青山数学史的论文让人知道了他是拥有足够的科研基础的,而他去参加il则证明了他同时拥有了其他学科较高的科研能力,就算和数院起冲突了,人家往信息院那边一躲,诶,未来直接走工程院的路线,数院也没啥办法。

甚至要是许青山再狗一点,往华清一躲。

那就是纯粹的给京大找难受了。

最后许青山还展现了自己在数学前沿重要课题上的科研能力。

好了,什么都不用说了。

为了几个不回国的香蕉人abc让自家闪闪发光的未来之星不开心?

只要田刚他们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培养谁不是培养呢?

最起码许青山方才那些话,放出来了,他以后就很难当白眼狼。

“是这样的,刚刚你应该留了一手吧?关于这个弱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思路,你是不是已经差不多了?”

田刚出声问道。

“确实差不多了,只不过有些地方需要我再多进行验证确认一下。”

许青山老老实实地说道。

“行!很好!非常好!”

田刚笑着和左右的王诗宬、张继平说道。

“看来咱们京大又要来点狠活了。”

“对了,小许,我听小陈说,你想找华科院所的王元院士聊聊?”

田刚慈祥 地看着许青山。

按年龄来说,田刚是58年生人,51了,都能当许青山的叔公了。

他看着朝气蓬勃的许青山,不就像是在看孙子么?

“对,我想向王院士咨询一些相关的问题。”

“好,那等会我就带你去找他,我跟他约一下时间。”

王诗宬在一旁接嘴道。

“这个白板你收好,到时候带过去一起给王老先生看看。”

田刚把自己一直藏着掖着的白板拿了出来。

许青山有些不解地看着田刚,田刚自己先开口问道。

“你这个弱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过程,应该都还没有整理出来放到arxiv上吧?”

“没有那是啥?”

许青山其实不太清楚arxiv的存在。

他上辈子又不是搞学术的。

“你那帮师兄里搞数论的不算太多,若川人品没问题,但是我担心的是有人要是记录下来,把你的思路送出去,别人带着团队速度比你快,我就吃过这种亏。”

田刚严肃地说道。

一旁的张继平诧异地看了田刚一眼。

可以啊,老田,自揭伤疤?

“arxiv,小陈竟然没有告诉你?”

田刚看了一眼陈大跃,意思不言而喻。

“不是,田院,上次青山那篇是数学史啊!数学史哪有人会放去arxiv的?我委屈啊我。”

陈大跃感受到了领导的不满眼神,连忙开口说道。

“也是。”

“arxiv是一个网站,也是一个在线预印本库,它集合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定量生物学、定量金融、统计学、电子工程、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

“一开始是用于物理学研究者之间分享尚未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论文的平台,和传统的学术出版模式不一样,这能让我们这些学术研究者能够在经过漫长的同行评审过程之前就迅速地分享和传播我们的研究成果。”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

“如果出现学术纠纷的话,我们会默认认可arxiv的发布时间,以那个作为正式发布的时间点。”

“就像之前佩雷尔曼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时候,他的论文成果就是发布在arxiv上的。”

“作为一个数学也好,物理学也好的学术研究者来说,如果你有什么足够精彩和美妙的灵感,一定要好好使用arxiv保留下来,防止你的学术成果被窃取。”

田刚耐心地给许青山这么一个学术小白介绍了arxiv,一旁的人都略微有些惊讶地看着田刚。

这老家伙今天态度怎么这么好?

“就像是今天的证明,你要么就不要把它拿出来讲,等到全部弄完以后按照期刊的正常流程发表。”

“但是你既然在私人场合拿出来讲了,那就要尽快地整理好你的思路和整个证明过程,发布到arxiv上去,再进行验证整理,去发表在期刊上,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学术成果不流失,明白我的意思吗?”

田刚生怕许青山大意,还反复讲了两遍。

“明白了,老师。”

许青山在顶级大佬面前表现得还是比较乖巧的。

特别是大佬们是为了自己好的时候。

“好了,等会王院士带你去找王老先生的时候,要注意礼貌,要保持尊重,不要让人家觉得我们京大的学生没教好。”

田刚看来是个不太会说话的。

他明明是在关心,还整理了一下许青山的衣领,拍了拍他的肩膀,但这话说出来却让人觉得很奇怪。

不过许青山没有在意。

他只是在想田刚院士不愧是老自己好多岁的人,这种鼓励的方式就是这么老套,搞得他以为自己不是要去华科院找王老先生,而是要去沪市滩跟着许文强一起征服世界一样。

“走吧,刚好我也散散步,小陈,过来帮忙扛白板。”

王诗宬走过来,拍了拍田刚的肩膀。

示意这个看到了好苗子就开始孔雀开屏的老孔雀让开点,得意洋洋地招呼着陈大跃一起离开。

张继平和王长平他们倒是没能和许青山聊多少,但是他们却一直在观察许青山,两平在许青山离开之后,又拉着宗传明聊着许青山这孩子。

王元院士倒是有空。

只不过。

人家基本上已经完全进入退休养老状态了,只是会实时保持跟进自己领域的学术前沿而已。

所以下午的时候,王老先生本来是在睡午觉,结果被王诗宬一个电话吵醒了。

“王老,真的,我没骗你,真没骗你!”

“张伟你也知道吧,刚刚被他直接怼跑了。”

“嗯,刚刚他现 场证了弱孪生素数猜想的大半部分,说是一直想拜访您请教问题。”

“诶,好嘞,现在过去就可以是吧,好,我们马上过去。”

“搞腚!”

王诗宬一脸得意。

朝着身旁的许青山挑眉说道。

“怎么样,选咱们京大好吧?要什么老师,就给你安排什么老师,就连院士那都是能联系上的。”

王诗宬的话让许青山有些无语。

“可是王老师,你自己不就是院士么?”

“害!”

王诗宬心胸宽阔地摆了摆手。

“你小子,不知道院士也分三六九等吗?”

“像人家王老,那是跟陈省身先生他们齐名的,我算个屁啊。”

许青山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位京大院士。

“咱们做学术的,要对自己有点底,不过,我很看好你小子,你可得加油,别浪费我的人情。”

王诗宬很是坦白。

一旁的陈大跃听得直翻白眼。

“走吧,我给小李打个电话,安排辆车给我们”

“老师,不用,我有车。”

许青山连忙说道。

“嗯?”

王诗宬愣了一下。

“小陈不是说你小子刚来京城吗?进学校还是他骑自行车给载回来的不是?”

“是刚来,陈老师载我也没错。”

许青山笑了笑。

“但这也不影响我有车嘛。”

许青山掏出了手机,王诗宬和陈大跃都看着愣了愣。

现在这个时候,用智能机的人可不算多,能用得上智能机,也同样代表着不会太缺钱。

王诗宬和陈大跃对视了一眼,突然想到。

许青山今年单单从京大就拿到了不少奖学金,倒是可以理解。

但是这个车的话

十分钟之后。

三人扛着一箱白板,看着面前看起来就很贵的迈巴赫。

王诗宬歪着脑袋问许青山。

“小许啊,这车,是你的?”

“算是吧。”

许青山朝着下车过来帮手的王川点了点头。

他等忙完以后就要去找蔡文勝商量买车的事情。

“你奖学金这么多的吗?”

王诗宬震惊。

“还好,主要是我自己也有做点小生意。”

许青山腼腆地笑了笑。

陈大跃在一旁瞪大眼,他怎么不知道?

“嚯,你这年轻人,真不可思议啊。”

王诗宬啧啧称奇,丝毫没有觉得许青山不务正业。

毕竟,作为学术研究者来说,其实他自己更不务正业一点。

王诗宬的兴趣可广泛得很。

他以前还是京大登山协会山鹰社的成员,05年的时候,他都52岁了,还去参加了一场京城国际马拉松比赛,虽然跑的只是半马,但也不差了。

而且这位数学大师,他平时最爱看的节目是百家讲坛,最爱看的书是文史哲。

他常常说,自己这是长了个理科脑袋,文科心。

“小打小闹罢了。”

许青山谦逊地说道。

说完,王川已经帮忙把白板都放进后备箱了,许青山也请王诗宬和陈大跃坐上后排,自己又坐上了副驾驶。

不多时。

他们三人就到了华科院数学研究所的家属区。

王元老先生就住在这一片。

一直以来都没有换过房子,虽然其实以他的积蓄和国家的奖励,他能够在京城买上一座四合院都够了。

老先生住在这里只有一个理由。

去所里方便。

许青山选择王元老先生,是因为就是他首先在华夏把筛法应用于哥德巴赫猜想,并且证明了命题{3,4},在1957年又证明了命题{2,3}。

当时直接在这一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后来又和他的导师华罗庚先生共同证明了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高维单位立方体的一致分布点贯的一般定理,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华-王方法”。

可以说,现在活着的老一辈数学家里。

没有人敢说自己比王元更懂数论!

有修改添加过几百字,大家如果没刷新出来再刷新一下页面看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