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天尊
首页 > 玄幻魔法 > 文圣天尊 > 第20章 考题三:云

第20章 考题三:云

目录

  
  暮鼓初歇,料峭春寒,漫过县学庑廊。
  
  县学堂内铜炉炭火,“噼啪”炸开几簇火星,弥散出几分温热,挟着青烟逼退寒气。
  
  蔡巣随手伸手添了几块银丝炭,掸了掸青罗官袍前襟上的炭灰,鎏金蹀带上的鱼符也随动作轻响。
  
  他朝堂内众官吏说道:
  
  “这第三场试,需作命题诗一首,并引才气激发文术。”
  
  “为示公正,本官将[魑、魅、圭、畦...云...]等十道难易不同的命题,放入瓮中,随机抽取其一,对蒙生进行考核。”
  
  一口提前备好的青釉卷草纹瓷瓮,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蔡巣探手入瓮,二指拈出的桑皮纸签薄如蝉翼,展开时“嗤啦~”一声脆响。
  
  他从瓮中抽了一张桑皮折纸,打开一看,却是一个浓墨淋漓[云]字,赫然入目。
  
  此字,乃是《声律启蒙》的开篇[云对雨,雪对风]的开篇首字,也是私塾蒙童开笔描红的第一个字。
  
  “竟是‘云’字!”
  
  “太简单了吧!”
  
  四位副考官不约而同直起身观看,不由愕然。
  
  这个字太常见了,没有任何一位蒙生不会。若是此字出现在考题一拆文解字中,恐怕所有蒙生都能顺利过关。
  
  “云!”
  
  蔡巣捻着桑皮折纸轻旋,嘴角一抹似有若无的笑。铜炉火星在他眼底明明灭灭,眼眸尽是志得意满。
  
  他早就对这场县试的三道考题,进行精心布局。
  
  前两场试炼难度极高,
  
  考题一拆解[黍]字,引经据典,以正气破妖邪。
  
  考题二以“妖”字赋县志,天反为灾,地反为妖,偏偏写邪晦。
  
  一个正气凛然,一个邪气妖异,将大部分蒙生考的外焦里嫩。两把玄铁筛子滤下去,能留在考舍的蒙生,不过十不存一。
  
  最后终考,
  
  再出人意料的出一道极低难度的[云]。
  
  他太清楚这“云”字看似绵软,实则是把剔骨软刀——稚子们或咏云霭,或叹云泥,终究跳不出三尺童蒙所学。
  
  正因[云]字太寻常难度低,蒙生们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水平几乎一样,很难分出高下。
  
  让尔等难分伯仲!
  
  这样,他这位主考官的话语权就大了。
  
  四位副考官,彼此争不出一个高下,也难以裁决。
  
  最后迫不得已,
  
  还不是他这个江阴县主考官,一言九鼎,勉为其难的拍板决定?!
  
  这正是主考官的权力,权术运用的奥妙所在。
  
  看似绝对公平,裁决之权却已尽掌握在他的手中。
  
  而且,是从瓮中抽取的命题,还无人能指责他故意设置考题。
  
  “此题倒也不错!”
  
  “堂堂正正的考题!”
  
  几位副考官对视一眼,似乎有些明白蔡巣的算计,但也是无奈,只能同意。
  
  蔡巣从瓮中随意抽取的一道命题,让他们也无话可说。蒙生分不出高下,最后拍板的还是他这位县主考官——学政蔡大人。
  
  “裴公,所见如何?”
  
  蔡巣寻思了一下,还是朝堂下裴惊嶷,征询道。
  
  裴惊嶷老夫子坐于堂中,手中捧着白瓷盏,氤氲茶盏泛起圈圈涟漪。
  
  他若有所思,眸中精光乍现,似古剑出匣掠过的一痕青芒。
  
  这位新到任学政蔡大人确实果然是心机深沉,前两场用“黍”作铡刀、“妖”为铁蒺藜,筛得满城蒙生哭爹喊娘。
  
  本是最难的第三场,偏偏却用最简单的“云”诗。
  
  随便一位稚子都能涂鸦一两首!
  
  但蔡大人却怕是漏算了一个,
  
  并不知,江行舟对[云]字的理解,到了何种通透的程度!
  
  半月前在薛府私塾,江行舟挥手施展[云]字诀,犹如太虚观百年道行的老道,笔藏惊雷,钩纳长风,最后一捺竟破沙飞天,云雨风雷雾齐变色。
  
  
  

  
  若是知道,蔡大人恐怕断然不敢用此字。
  
  暮色突然浓得呛人,
  
  “可~!”
  
  裴惊嶷老夫子抿了口温茶,茶雾袅袅在眼前如重重迷障,垂眸掩住眸底笑意,依然是惜字如金。
  
  ...
  
  典吏崔明远的茶盏终于见了底。
  
  他盯着盏底沉淀的茶沫,恍惚看见无数寒门学子在墨海中艰辛沉浮的模样。
  
  “蔡公,下官还有一虑。
  
  蒙生才气一共有一百缕,每一字需消耗十缕,至多写十个字。
  
  而一首诗至少二十字,他们的才气根本写不完一首诗,只够写完一半!
  
  这...恐对寒门子弟有所不公?!”
  
  典吏崔明远忍不住,说出担忧。
  
  蒙生百缕才气,靠自身是不行。
  
  必须需要借助文宝配饰,或服用文丹、文谷...额外增加一倍的才气储量,或者是提升才气恢复速度,才能勉强写完一首二十字的诗。
  
  这对寒门士子是极为不利的。
  
  他身为寒门士子出身,历经数十年科举才熬成典吏,太清楚寒门子弟求学不易。
  
  光是私塾求学,所需束脩资费,就耗尽家底。
  
  更别说花费昂贵的钱财,去买文宝、文丹。
  
  寒门士子就算有低品文宝、文丹,通常也要差世家子弟好几个档次。
  
  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
  
  “无妨,此题对所有蒙生皆同等要求。
  
  你不能写,别人也不能写。
  
  你若能行,别人也行。
  
  各凭本事吧。
  
  崔典吏怕是忘了,这是为朝廷选材...能者上,不能者下,无条件可讲!”
  
  学政蔡巣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
  
  说完,也不再多解释。
  
  “不错,崔兄多虑了!!
  
  以蒙生的才气写完一首诗,虽是极难,但这一场争是我江阴县的童生、案首!
  
  咱们江阴县世家众多,
  
  城西李府有紫玉文笔可增才气、陆家小郎君有前朝端砚可增才气,
  
  江阴曹氏更了不得,祖传的鹤唳丹服之,轻松增百缕才气....数一数,至少三五十位蒙生,所携文宝文丹,才气能达二百缕以上。
  
  他们足以支撑写出一篇短诗了!...若没有,祖上不得力,也怨不得旁人!。”
  
  县丞周文远笑道。
  
  崔明远看了看其他几位副考官都无异议,只能沉默。
  
  县学院的几位考官、十步青阶下的二十七位乡贤们,他们谁又在乎寒门士子有没有文宝呢!
  
  这等“小事”,州府也不会管。
  
  “考题三,云诗,开考!”
  
  蔡巣不紧不慢将纸笺按在案上,羊脂玉镇纸压住[云]字最后一勾,压下了所有的异议。
  
  ...
  
  黄昏,
  
  县学院,夜雪压折枯枝。
  
  原本热闹的考场,上千座简陋考舍内,已是十分清静。
  
  随着第二场的二百名蒙生的黜落,如今考舍内只剩下一百名蒙生还在紧张的作答。
  
  考核并未结束。
  
  只有通过这最终第三场考核,排在前三十名的蒙生,才有资格晋升为江阴县童生,从此步入县学堂,享受朝廷俸禄。
  
  “不给烛火!
  
  天黑之前,交卷!”
  
  众皂靴衙役们举着考题三的木板,
  
  敲着铜锣“铛~!”响,
  
  巡回走过各座考舍,提醒众考生抓紧写考题三的答卷。
  
  “赋诗一首,命题为[云]?”
  
  众蒙生们看了考题,倒吸一口冷气,非但不见喜色,反而暗带愁容。
  
  能跻身本县前一百位的蒙生,没有一个是傻子。
  
  如此简单的命题诗,只要才气够,谁都会写!
  
  根本拉不开差距!
  
  想要脱颖而出,力压众人,那要耗费何等的心思?
目录
返回顶部